时间: 2024-07-25 03:33:44 | 作者: 布料类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可控制环境的封闭空间内种植作物的植物工厂慢慢的变多。日本有很多企业为了有效利用生产基地迁至海外后闲置的工厂空间,纷纷考虑把植物工厂作为一项新业务。在这种形势下,日清纺控股公司成功实现了草莓量产。
日清纺的德岛事务所坐落在德岛机场与JR德岛站之间,位于吉野川的支流今切川河岸边。在德岛事务所内的一角,种植自主品牌草莓“阿波罗莓”的植物工厂正在运转。
该植物工厂厂房在2008年之前曾生产牛仔布料。日清纺新业务开发本部新业务开发室部长、德岛事务所长真锅忠利说:“因为将生产基地迁到了印度尼西亚,这间厂房就变成了闲置空间。”
目前,在这个植物工厂内种植了约7万株草莓,约有20名工人从事种植及包装等工作。正式生产后,每天向蛋糕工厂和普通消费者销售约1000盒草莓。
日清纺从2010年1月开始关注植物工厂并考虑开展业务。原因不仅是为了有效利用生产基地迁至海外之后的闲置工厂,该公司还认为,植物工厂有助于解决气候异常导致的农作物歉收等环境问题,以及估计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的粮食与能源问题。而且,“植物工厂还与日清纺将环境与能源定位于增长动力的方针一致”。
日清纺并不是一开始就选定草莓作为植物工厂种植的作物,而是先设立了共有四名成员的项目组,考察了日本各地的植物工厂。真锅介绍说:“公司让我们在约两个月后给出业务是否可行的结论。”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项目组将目光投向了草莓和叶类蔬菜。他们都以为,如果植物工厂栽培这些植物,就能形成业务。
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农业的日清纺而言,能否在植物工厂种植这些植物还是个未知数。于是,2010年7月,该公司首先设置了100平方米的试验工厂。在这个地方进行种植试验的同时,还实施了市场调查。
日清纺发现,叶类蔬菜很难形成业务。最大原因是与露天种植的蔬菜之间的价格差。在植物工厂种植的作物中,叶类蔬菜最为普通。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虽然具有不用清洗就能食用等优点,但要消耗初期成本及经营成本,因此价格“是露天蔬菜的1.5倍左右”。
但是,零售店大多将两种蔬菜放在同一卖场出售,往往会陷入价格竞争。小规模面向特定销路销售时,假如没有强有力的销路,就很难开展叶类蔬菜业务。
于是日清纺选择了草莓。草莓分为冬季到春季生产的一季型草莓和一年内都能收获的四季型草莓两大种类,一般认为一季型草莓更为香甜可口。因此,在一季型草莓供应量减少的夏季到冬季最近一段时间,主要是从美国等国家进口草莓。
“一季型草莓的市场很大”,尤其是商业用途,蛋糕用草莓会在圣诞节期间迎来高峰,而且全年都存在需求。尽管如此,正如前面所说,日本的露天种植草莓只能在一定期限内收获,而且日本的草莓种植户的栽种面积及供应量也在不断减少,因此供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全年都能稳定种植草莓,就有望形成很大的市场。如果利用容易管理种植条件的植物工厂,还能缩小颜色及味道等的个体差别,容易保证商业用途所要求的品质。对企业用户实施访问调查时,日清纺也听到了“如果淡季也能供应一季型草莓,肯定会震惊业界”的意见。
日清纺利用试验工厂2/3的空间继续种植叶类蔬菜,以积累植物工厂方面的经验,同时还利用另外1/3空间种植了约600株草莓,逐步掌握了相关技术。
草莓是一种难以种植的作物。向企业征求意见时,也有企业对利用植物工厂种植的草莓的品质以及种植可行性持怀疑态度,表示“要先看看草莓再说”。咨询在大学从事研究的专家时,对方也表示:“草莓很难种植,还是放弃的好。不如选择生菜。”但真锅却认为:“正因为如此,作为新涉足企业才会觉得有趣。只要成功肯定挣钱。”若能够成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被卷入价格竞争的可能性也会很低。
日清纺利用试验工厂种植草莓时,得到了德岛县农业研究所的协助。真锅说:“最初前往德岛县政府介绍情况时,曾被对方质问‘打算让德岛的草莓种植户破产吗?但向其说明了种植户老龄化对策及收入稳定化等效果之后,对方开始积极提供支持”。
日清纺把农业研究所拥有的大棚等温室草莓种植技术与该企业具有的植物工厂设备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试验确认了怎么样提高草莓种植效率的问题。比如,植物工厂可以准确且随意地控制温度、湿度、营养液成分等种植条件。尽管温室种植也能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控制,但密闭型植物工厂能够达到更高的控制水平,农业研究所的专家也是第一次经历。日清纺与农业研究所联合起来逐一解决难题,并找到了最佳种植条件。
经过努力,试验工厂在2010年12月成功收获首批草莓。“这正好是公司召开会议决定是不是真正开始启动业务的前一天”,紧紧张张正好赶上。在此阶段,尽管糖度及酸味等味道还未必令人满意,但日清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掌握了改善味道的技术。
下一步就是扩大规模了。试验工厂的产量很低。大型蛋糕店每年要使用400吨草莓,所以必须确立量产技术。
于是,日清纺于2011年4月在德岛事务所内设置了进行草莓量产试验的设备,开始正式种植。种植棚共有五层,可在420平方米的空间内种植1万株(每年十几吨)草莓。2011年9月第一次收获并以“阿波罗莓”品牌供货后,获得了“最适合制作西点”、“希望生产更多”的好评。
因此,日清纺决定增设生产设备。该公司投资3.5亿日元追加了可种植6万株草莓的设备,于2012年5月建成了可种植7万株(每年约产100吨)草莓的体制(图5),并于2012年6月雇用了20名工人,从2012年9月开始正式销售。计划2013年夏季转为每天供应1000盒的全负荷生产体制。
但是,即便如此,产量仍然不能够满足需求。而且,关西地区还好,德岛事务所离中京地区及关东地区等大市场就非常远了。因此,日清纺2012年7月决定,在像德岛事务所一样拥有闲置工厂的静冈县藤枝事务所实施草莓量产试验。该事务所首先设置了420平方米的试验设备,种植了1万株草莓,并从2013年1月开始试销售。
与德岛事务所相比,种植棚之间的通道更长,减少了工人的折返次数,来提升了工作效率。
日清纺计划在2013年内为藤枝事务所的植物工厂追加6000平方米的量产设备,共计种植10万株草莓。这样的话,便可建立德岛与藤枝两个基地共计种植17万株草莓、年产量达到250吨的体制。
日清纺的植物工厂的草莓种植量就这样逐步增加了。但是,市场规模并非只有这么大。真锅表示:“估计商用草莓每年的市场规模约为两万吨。”因此,该公司今后不仅要自己种植和销售草莓,还希望“合作伙伴也种植阿波罗莓”。同时,日清纺还打算运用此前获得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推广设施。这是因为如果仅靠日清纺种植草莓,规模的扩大存在限制。
制造业涉足植物工厂业务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利用植物工厂种植作物,另一种是提供植物工厂使用的各种设备。日清纺打算同时开展这两种业务。
不过,日清纺并不打算开展单纯的设备销售业务,而是要开展包括销售在内的“前所未有的综合性植物工厂业务”,提供设施、种苗、种植技术等,不断推广阿波罗莓品牌。
当然,在启动该业务之前,必须确立量产技术(全年稳定供应一定品质的作物),开发出能控制形状、大小及味道等品质和收获量的技术,还要准确判断苗木寿命,并提高阿波罗莓的市场认知度,日清纺表示这些在2013年度内都能实现。
日清纺将启动草莓种植业务时使用的试验工厂用作了研发用植物工厂(试验设备)。不仅是草莓,还引进了叶类蔬菜、蘑菇及根菜种植设备。尽管工程业务以阿波罗莓为基础,但引进多种作物的研究设备之后,能大大的提升植物工厂的技术。而且,该公司还计划以“拥有丰富的化学及能源有关技术”为优势,从2015年度开始销售设备。
目前,日清纺除了利用试验设备研究种植条件等之外,还在致力于“开展植物工厂业务时的最大课题”——省电化与节能化的研究。具体而言,除了照明和空调的优化设置外,还将开展利用自然能源的智能工厂实证试验。
例如,日清纺在植物工厂的厂房外面安装了小规模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发电板,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燃料电池及蓄电池来获取植物工厂所需电力。通过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使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变动趋于平均,来保证植物工厂正常运作(图8)。
智能工厂领域同样也汇聚了日清纺集团的技术力量。实证试验用工厂的光伏发电设备、LED照明灯、燃料电池的隔膜、电容器及电力控制装置等均使用集团内企业的产品。
目前还不能在完全不使用商用电源的情况下确保植物工厂全年所需。日清纺正在研究怎么样更好地组合这些电源,力争通过使用这一些电源,使电费降至目前的一半。(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